从文学话语的蕴藉特点看文学史上的两段公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菊芳[1]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7期40-42,共3页

摘  要:从文学话语的含蓄特点来看,《踏莎行.郴州旅舍》、《锦瑟》的话语结构具有独立性,蕴含了深刻的、丰富的意旨。苏轼、王国维关于《踏莎行.郴州旅舍》的佳句之争从不同地接受心境出发,偏向诗词多重语意的某一个方面,对作品丰富意蕴有所忽视。《锦瑟》各派解者胶着于字面意义、典故本义、作者的创作出发点来探求诗歌主旨,对诗歌"锦瑟心境"意义的深刻性认识不够。

关 键 词:文学话语 含蓄 含混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