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文娜[1]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8期178-179,共2页
摘 要:鲁迅和尼采:一位是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祭酒,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史必须面对的巨人;另一位则被一些人当成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并驾齐驱,是现代西方思想史上不可回避的怪才。把这一中一西,生活在不同社会条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巨匠横加比较,不仅是个古老的话题,的确也是个值得"大写特写"的题目。(唐语)。本文并非对两者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只是将鲁迅的救世精神与尼采的"超人"基督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求同存异,找出原因。研究的重点和主角是鲁迅,这不仅是因为立足民族文学,同时也是由于比较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文学性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