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五木
出 处:《诗歌月刊》2006年第12期47-47,共1页Poetry Monthly
摘 要:2002年秋天,我去过紫蓬山。那天下着雨,我和几个朋友淋着细雨,沿着山间小径下山。头顶不时落下带着湿漉漉的成熟的松果,雨水在脚下慢慢汇集,向山下淌去。然后看见一个山间水塘,水塘对面竹林上空飞起片片白鹭。几年过去,我依然清楚记得那天的情景,清晰而美好。我要说的是,面对如此美景,作为一个诗人,怎能不书写?在本期的肥西诗歌小辑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书写。孟令荣通过细致的描写将紫蓬山的风貌展现在我们眼前。子解描写了四月的紫蓬山,那温暖的、衣裳如风的、涌动起伏的紫蓬山,乃至在这块土地上生长的紫蓬人。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就生活在那里。在面对肥西另一个胜地三河时,陈小波发出了类似的感慨。但是陈小波的书写更为朴茂,他使用了文言以便使语言能够和三河的悠久历史更为相称,而小赋这种轻灵的形式也显得更为恰如其分。同样的书写,许皖祥的诗歌轻柔许多,和三河水乡倒也十分相称。汪达升则独辟蹊径,将三河厚重的历史、人文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