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秀清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第S2期378-378,共1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B超诊断植物性胃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显象仪对18例因空腹食入黑枣(11例)、柿子(4例)、山楂(3例)后而上腹饱胀、疼痛、恶心呕吐的患者做了超声波检查,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岁~72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多数在2d~7d,最长达1mo,重点对胃区进行扫查.结果声象图中均可见胃内有不规则的后方伴有大片声影的强回声团(其前缘呈弧形光带,后缘因声影遮盖面显示不清),饮水后探查胃内强回声团显示更为明确,并见其周围有液体流动,强回声团还可随体位改变及手推动而移动.最大团块约10.2cm×6.8cm×5.5cm.根据声象图改变及结合病史B超均做出了与食入果物相应的胃结石诊断.18例中4例行手术将结石取出,14例与内镜检查诊断相符,经服用中药后将胃石溶解,碎石由粪便排出.结论植物性胃结石在声象图中有特征性改变,应用B超检查即经济方便,又无痛苦无损伤,是具有诊断价值高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