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苏琴[1] 李玉奇[1] 文朝慧[1] 孙颉[1]
出 处:《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S1期214-214,共1页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摘 要:文章描述了新种甘肃丝葚霉(Papulaspora gansuensis He et Tang sp.nov.)[发表于《菌物系统》1997(2)]在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温度下的培养特征、产孢特性及孢子萌发、菌种存活时间等生物学特性.试验选用的培养基有4种:PDA、CMA、PCA和Hotson's培养基(淀粉30g,蛋白胨5g,麦芽10g,葡萄糖1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45℃,生长适温为35℃.在Hotson's培养基(为方便起见,缩写为SPMDA)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5℃培养24h,菌落直径达57.8mm.适温下(35℃)培养7d,在4种培养基上均形成大量基内生丝葚孢,气生菌丝上亦形成少量丝甚孢,除在PCA培养基上产生的瓶梗孢子相对较少外,其余3种培养基表面均产生大量粉状簇生的瓶梗孢子.不同培养基上或同一培养基不同温度下菌落形态及丝葚孢形状和大小不同.以PCA和CMA上形成的基内生丝葚孢最清晰.在PCA上,30℃培养7d,产生大量黑褐色具刚毛基内生丝葚孢,大小为69.3~168.3μm×49.5~128.7μm(平均106.2μm×74.9μm);35℃培养7d,产生大量黑褐色无刚毛基内生丝葚孢和少量生于气生菌丝上的黑褐色无刚毛丝葚孢,基内生丝葚孢大小为64.4~1079.1μm×64.4~287.1μm(平均301.1μm×142.9μm),气生菌丝上丝葚孢大小为79.2~326.7μm×69.3~217.8μm(平均180.2μm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