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组织农民向产业化迈进的路子——对景县隆兴地毯加工专业社的调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文明 孟宪芳 苏国林 

机构地区:[1]景县供销社

出  处:《合作经济与科技》1998年第11期20-20,共1页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摘  要:景县隆兴地毯加工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993年春,是依托供销社地毯加工厂兴办起来的,主要为衡水、德州等地代料加工各种规格的高档地毯。现有加工厂房42间,专业生产机梁108架,入股社员103户,吸纳股金15.2万元,辐射景县、故城、枣强三县26个自然村,年加工地毯3.5万平方英尺,产值105万元,综合效益46万元。一、建社的背景近几年来,由于地毯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大,设备投资少,经济收入可观。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便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户。但由于这些专业户单枪独马,各自为战,形不成群体优势,加之受技术、运输、结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靠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人们普遍反映有"四难":一是接活难。不少农户一家只有一台机梁,加工规模小,人手不足,遇到加工数量大、时间要求紧的活不敢接,只能望活兴叹。二是领料难。加工地毯需要大量的成品毛线,由于是代料加工,去厂家领料,需交纳原料抵押金,不少加工户资金困难,一时拿不出这部分钱,没有押金就领不到毛线。三是结算难。由于厂家受资金短缺的困扰,由加工户加工出的成品活验收后,不能及时结算加工费,有的为了几百元的加工费,需往返几次。四是技术难。由于花色品种的不断更新,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专业户仅靠简单的生产工艺,远远不能满足厂方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供销社审时度势,于1993年春天,以社办地毯厂为依托,与9个加工户联合,吸收股金4万元,建起了地毯加工专业合作社,走专业生产的路子,很快得到广大社员的响应。到1997年底入社社员发展到103户;社员股金增加到15.2万多元;加工量增加了十倍;

关 键 词:地毯 专业合作社 加工厂房 供销社 专业户 综合效益 加工费 农民 社员股金 需求潜力 

分 类 号:F321.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