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海燕[1]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出 处:《时代金融》1997年第8期6-8,共3页Times Finance
摘 要:存款准备金作为西方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传统双轨调控制度下,一直未能充分发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为加快我国金融调控机制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以改革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为切入口,借此推动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一、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在我国的运作特点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对客户存款安全的考虑,为避免普遍性的流动危机,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定比例作为准备金存于中央银行。当中央银行有权调整存款准备率之后,存款准备金即成为货币当局控制商业的信用创造和货币供给的政策工具。
关 键 词:存款准备金制度 中央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调控机制 基础货币 存款准备率 货币政策工具 备付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