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惠芝
机构地区: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 处:《历史教学(下半月)》1997年第4期39-41,共3页History Teaching
摘 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乘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企图在“共同防敌”的幌子下,对中国东北全境实行武装占领。当时,段祺瑞政府也迫不及待地打算从日本政府得到武器和借款,以便实现他消灭异己、“武力统一中国”的梦想。1918年2月5日,苏德和平谈判刚刚开始,日本政府就立即派日军参谋长田中义一对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面称:苏德和平谈判即将成功,在西伯利亚的10万德军俘虏势必成为劲敌。而“维持东亚和平,其责任全在中日两国”。又说,德国势力东侵,势必使“中国国防吃紧”。“而中国国防吃紧,即日本国防吃紧”。“中国现为参战国之一……从军事上着想,两国国防实非迅谋共同行动不可”。同时,日本政府又授意驻华使馆武官斋藤季治郎少将在北京同中国当局探讨“共同防敌”问题。2月23日。
关 键 词: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日本政府 1918年 西伯利亚 日本帝国主义 《民国日报》 日本军队 中国政府 和平谈判 北京政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