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校珍[1] 

机构地区:[1]汕头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出  处:《东南亚南亚研究》1997年第4期51-54,共4页Southeast Asia & South Asian Studies

摘  要: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其前身是清政府对外的侨民教育。而在这以前,许多侨居东南亚的华人华侨就自发地兴办了不少中国传统式的私塾教育。如1787年在印尼巴城创办的明德书院(后改名为明诚书院)以及后来在新加坡创办的萃英书院、养正书屋、乐英书屋、崇文阁等等。19世纪初,这类私塾大量出现,到1884年已达115间。此后,规模更大,以至达到“多至不可胜言”的地步。当时的教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中国传统教育在海外的翻版、延伸:教授方式是教师讲授,学生死记硬背,教授内容是中国古代的四书、 五经,而目的仅是给华侨子弟传授文化,教之以礼规伦理,“使小子知善所从”。从表面来看,当时的教育并不是为传统的“八股取士”做准备(因为远离中国,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究其实质,还是中国传统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化心理的折射。

关 键 词:华文教育 东南亚 华人华侨 文化阐释 中华文化 华文学校 中国传统社会 新马地区 华侨学校 华校 

分 类 号:H19[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