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制度的经济学诠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春满[1] 张建民[1] 

机构地区:[1]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出  处:《河北金融》1997年第1期9-11,共3页Hebei Finance

摘  要:改革开放前,我国住宅建设采取国家财政拨款的办法,每年国家都要投入大笔资金,有的年份住宅拨款甚至达到了财政负担的极限。但住宅问题并不见缓解,反而日渐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财政拨款由国家委托企业无偿投资建房,资金缺乏积累性,只有投入而无回流,同时受国力限制,住宅投资又不能进一步追加。经济改革后,住宅投资亦随之变拨为贷,由此住宅建设及房地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仅“八五”期间,全社会住宅投资就达1323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竣工住宅面积4.4亿m^2;全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亦从7m^2跃至7.7m^2,显示了改革后的银行和企业在筹措住宅资金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 键 词:公积金制度 经济学 住宅投资 商品房 住宅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住宅建设 供给的价格弹性 住宅市场 

分 类 号:F830.589[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