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振民[1]
机构地区:[1]苏州第四人民医院
出 处:《中国药业》1996年第11期26-27,共2页China Pharmaceuticals
摘 要:近20年来,由于生物科学等新兴学科对药学的影响,药剂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制剂领域,药物制剂从物理药剂学向生物药剂学及临床药剂学方向发展,控(缓)释制剂、靶向药物制剂等新剂型应时而生,改进了常规服药方法,提高了给药质量。 口服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虽同属长效制剂,但它们的释药规律、释药精度及血药浓度曲线等方面都有质的区别,概念上不能混淆。目前常出现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概念混淆现象,应该纠正。 一、剂型发展过程。 药物剂型研究从夏禹的酒曲、商代的汤液至今已有4000年历史。“丸、散、膏、丹”家喻户晓,对祖国医药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剂型处于落后状态、应大力研究开发。据资料报道,药物制剂从常规制剂到靶向药物制剂,按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代:第一代为常规制剂;第二代为缓释制剂;第三代为控释制剂;第四代为靶向药物制剂。
关 键 词: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 血药浓度 药物制剂 药物剂型研究 释药速度 生物药剂学 药物新剂型 类型及特点 人民卫生出版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