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心益
机构地区:[1]贵州省赤水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出 处:《环保科技》1989年第3期24-27,37,共5页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摘 要:赤水河不但以红军曾在此“四渡”而闻名,还以其山川雄伟秀丽、资源丰富而著称,是贵州北部地区通往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途径,也是连接黔北和川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近年来,随着两岸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素以净化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而雄冠黔北的赤水河下游河段,也出现了超负荷问题,其承受能力已超越了它的忍耐阈限,引起了一系列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一、赤水河基本情况赤水河发源于云南镇雄县境内,出滇后,沿川黔边境的大山深谷,蜿蜒西流。至贵州茅台后,掉头北去、在贵州境内横穿赤水后,出黔进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