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地区地下水富铁原因及水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赖健清[1] 袁世荃[2] 

机构地区:[1]中南工业大学 [2]湖南大学

出  处:《给水排水》1989年第2期3-7,共5页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摘  要:洞庭湖地区为第四系湖相沉积,砂质层与泥质层互相迭置,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含铁量较高,不宜作饮用水。可是测量表明,地下水补给源却不含铁。为了弄清该地下水中铁的来源,本文对“铁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含水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地下水中的溶解性铁主要来自沉积层中细分散的难溶性铁(Fe_2O_3和 Fe_3O_4等);这些铁在沉积层有机物分解形成的酸性和还原性环境中,被还原成 Fe^(2+)而溶入地下水,使其成为含富铁水,鉴于这一成因,作者提出除铁的工艺是:①降低 CO_2,提高 pH;②创造一个氧化环境,使 Fe^(2+)氧化成 Fe_2O_3;③采用过滤法去除 Fe_2O_3。

关 键 词:补给源 地球化学特征 湖相沉积 有机物分解 氧化环境 洞庭湖区 溶解性铁 含铁量 过滤法 碳酸盐矿物 

分 类 号:TU991[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TU9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