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正式群体内聚力弱化与非正式群体内聚力强化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新实[1] 付锐 

机构地区:[1]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北京邮电工业学校

出  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9年第2期35-38,共4页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摘  要:所谓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主要表现为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和归属感的多向作用的过程。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群体内聚力的发展具有三种层次,一是表现为成员们情绪接触的发展;二是群体进一步团结,表现为和共同活动过程有关的基本价值体系一致;

关 键 词:群体内聚力 彼得罗夫斯基 需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 共同目的 主体需要 青年学生 破坏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 自尊需要 

分 类 号:D267.6[政治法律—政治学] G41[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