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俊玲[1] 张银[3] 高捷[1] 张树华[2] 郑艳安[1]
机构地区:[1]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2]华北煤炭医学院超声科 [3]天津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与健康学系
出 处:《中国综合临床》2009年第4期436-437,共2页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摘 要: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川崎病的关系,为川崎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川崎病患儿35例为川崎病组,以发热、皮疹为主诉的肺炎支原体或病毒感染的48例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川崎病组急性期脑利钠肽值43.91±11.2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79±2.7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急性期与照组比较C反应蛋白(37.75±9.41mmol/L比34.29±8.93mmol/L)、白细胞计数(17.30±5.17×10^9/L比16.46±4.23×10^9/L)、血沉(49.77±20.32mm/h比46.33±9.66mm/h)及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值(2.39±0.28mm比2.37±0.20mm;2.36±0.27mm比2.34±0.19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川崎病组恢复期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值(2.67±0.55、2.62±0.52mm),明显高于对照组(2.39±0.19、2.35±0.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恢复期脑利钠肽与对照组比较(18.07±3.71ng/L比16.72±2.98ng/L)、C反应蛋白(9.30±2.83mmoL/L比9.49±1.71mmoL/L)、白细胞计数(8.45±1.78×10^9/L比8.39±1.62×10^9/L)及血沉(12.31±3.92mm/h比11.04±2.82mm/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利钠肽可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