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PPG):——基于1996—2006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现祥[1] 周晓华[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64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95-101,共7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利于穷人增长(PPG)的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研究"(07BJL028)主持人;卢现祥

摘  要:我们使用"类贫困增长率"对我国自1985年以来的经济运行过程是否具备亲贫困特点问题进行分析。类贫困增长率对以往所采用的PPG判定指标进行改进,因此能够综合反映减贫过程中的增长效应与收入不均等效应。减贫成效是"类贫困增长率"的一个递增函数,即类贫困增长率越大,经济越表现出有利于穷人的倾向,因此,我们须通过集中分析"类贫困增长率",而非简单考察实际收入水平增长率来判断一个国家的减贫工作是否成功。通过使用"类贫困增长率",我们认为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贫困缓解工作可以肯定,并且该期间的增长过程总体上是有利于广大穷人的,对于社会极端贫困人口,政府应该采用具有强针对性的"瞄准式"扶贫政策,从而使得所有贫困人口,尤其是极端贫困人口,均能从经济增长过程中获益。

关 键 词:增长 减贫 公平 类减贫增长率 

分 类 号:F061.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