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存在古元古代基底:来自上犹陡水煌斑岩中捕虏锆石的U-Pb-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津海[1,2] 王丽娟[1,2] O’Reilly S Y 舒良树[1] 孙涛[1] 

机构地区:[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2]GEMOC National Key Centre,Depart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Macquarie University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7期898-905,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34022;40672125);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批准号:40221301)资助项目

摘  要:对赣南上犹县侵入于陡水加里东期花岗岩的煌斑岩的地球化学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其中锆石的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陡水煌斑岩属于高钾弱碱性辉云煌斑岩,高Mg#(0.74),Ni(253μg/g),Cr(893μg/g),但又富REE,Rb,Sr,Ba和K等不相容元素表明其母岩浆可能起源于被非壳源介质交代过的富集地幔.形貌学和LAM-ICPMSU-Pb定年显示煌斑岩中的锆石都是捕获的,大多数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1.86Ga,少量形成于显生宙的不同时期.古元古代锆石具有岩浆成因特征并具有相似的176Hf/177Hf和176Lu/177Hf同位素比值,表明它们来源于同一火成岩基底.该基底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相似于浙南龙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而不同于南岭地区的基底组成,说明研究区属于东华夏武夷地块的古元古代基底向西延伸的一部分.这些古元古代锆石具有低的Hf同位素组成,显示壳源特征.Hf模式年龄,以及老的继承核的存在和结合前人的资料,表明古元古代岩浆活动的源岩是新太古代地壳,暗示武夷地块存在更老的基底.古元古代克拉通化后,武夷地块一直稳定达1.0Ga以上.5颗显生宙锆石的U-Pb年龄和Hf组成表明研究区深部的古元古代基底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早期受到了多期岩浆活动的改造,而且在加里东时期的岩浆活动还可能伴有新生地壳的再造.

关 键 词:陡水煌斑岩 古元古代基底 显生宙叠加改造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华夏地块 

分 类 号:P597.3[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