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成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哲学概论”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祥龙[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4期4-7,共4页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摘  要:通过多重因素耦合的教学结构,在初进大学的学生们那里构成自学和自主研究的能力,是“哲学概论”这门基础课追求的目标。所以,要以教学内容或材料的原真性、内在丰富性来形成难度、高度,突破学生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表面上的可接受程度,把他们“还原”;同时以这高难度中展现的学术魅力吸引学生;还要以多种手段来帮助他们涉水度难,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克服困难,得到终生难忘的学习和思想经历。此外,还要以多重考核来训练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将生动的听课体验和思考体验落实为有形的东西,并在部分同学那里激发出攀登学术高峰的志向与冲动。

关 键 词:原著为主 先难后获 多重引导 师生交流的契机 异质中的丰富性 

分 类 号:B0-4[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