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五官科,河南郑州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新中医》2009年第5期95-97,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河南省科学技术攻关项目(编号:0524410020)
摘 要:目的:观察参虫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只,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以参虫胶囊、羟苯磺酸钙胶囊灌服,模型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电镜下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的情况及血糖变化。另设正常大鼠10只作空白对照。结果:糖尿病大鼠的整体状况下降。治疗组整体状况好于模型组,体重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较治疗组增加缓慢(P<0.05)。电镜下,病程1月时DM大鼠即可见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的改变,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基底膜增厚;随着DM病程的延长,这种病理改变逐渐加剧,后期线粒体明显空泡化,内皮细胞质向血管腔内形成突起,基底膜增厚,管腔变窄。治疗组视网膜毛细血管较规则,内皮细胞胞质内吞饮小泡减少,周细胞线粒体肿胀轻,基底膜明显变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的血糖高于空白组(P<0.01);治疗组的血糖始终低于模型组(P<0.01);对照组血糖水平总体下降,但幅度小于治疗组(P<0.01)。结论:参虫胶囊能够有效调控实验性DM大鼠的血糖水平,改善其气阴两虚状态及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