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杰[1] 唐晓阳[1] 钱燕宁[1] 丁正年[1]
出 处:《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年第4期377-37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摘 要:心血管外科手术术中或术后发生的“血管舒张性休克”或称“血管麻痹综争征”,已引起临床上的广泛关注。虽然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晰,但血管扩张为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在“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治疗方面,血管紧张素的治疗效应已得到临床上的肯定。国内因无此药销售,而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孙杰等医师的报道就是很好的例证。一般来说,“血管麻痹综合征”的发生与体外循环时间较长关系密切。孙杰等医师报道的4俐患者,就术前病情和体外循环时间看,并非都应该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例1主动脉血流阻断32min、体外循环转流58min),其麻醉管理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有较多需商榷之处,但垂体后叶素的使用是恰当、有效的。如临床上出现难于用血容量、心肌收缩力解释的顽固性低血压,应考虑到“血管麻痹综合征”发生的可能。如在低血压同时,伴有高心排血量、低血管阻力(从漂浮导管可得到),“血管麻痹综合征”即可确诊。对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治疗,去甲肾上腺素效果不佳时,应果断地使用垂体后叶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