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3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根良[1] 秦升[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44-49,共6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985课题

摘  要:高技术部件与其最终产品在生产环节中的分离,是导致我国高技术不高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技术产品具有核心功能集成化与整体功能模块化的特点,新国际分工使具有高技术的核心部件与最终产品的生产在国家层次上发生分离:发达国家从事高创新率、高附加值和高进入壁垒的核心部件生产,发展中国家从事惯例化的、低附加值和几乎没有进入壁垒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而OECD国家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仅将R&D投入作为一国高技术发展状况的判定标准,没有考虑到产品价值链在国家间的分解,这使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统计幻觉"。对高技术的政策支持已不能再是笼统的高技术产业、企业,甚至高技术产品,而应当锁定为具体生产环节。

关 键 词:高技术 新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链 系统协同效应 

分 类 号:F124.3[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