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学波[1] 仝海波[2] 段虎斌[2] 陈垒[1]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 [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5期565-566,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o.30600637)
摘 要:目的观察芬太尼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痛觉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次数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芬太尼组、TBI组。使用Feeney法自由落体致伤原理,制作TBI模型,连续记录大鼠丘脑腹后内侧核痛觉敏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及次数,再将各组进行比较。结果电生理纪录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较,TBI组的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芬太尼组腹腔注射芬太尼后VPM核的痛觉敏感神经元的放电被明显抑制,与TBI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芬太尼可抑制TBI后VPM的放电频率,阻断痛觉传导,减轻神经源性炎症,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