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迷路的发病机制和处理原则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裔良[1] 戴春富[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神经-颅底外科,上海200031

出  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第5期433-43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基  金: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369)

摘  要:气迷路(pneumolabyrinth)是指迷路中有气泡存在,即外淋巴的部分空间被气泡占据。气迷路比较罕见,在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但随着高分辨率、薄层CT的普及和虚拟成像技术的出现,气迷路的病例报告逐渐增多。本文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气迷路的临床报道和相关动物试验研究,总结此病的病因、可能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关 键 词:发病机制 临床报道 高分辨率 成像技术 薄层CT 病例报告 试验研究 临床表现 

分 类 号:R686[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