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社会建设理论与社会和谐构建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成文[1] 孙淇庭[2]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2]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132-136,共5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急)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项目编号:2008JYJ064

摘  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不仅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了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而且对社会建设的目标、重点和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科学定位,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而科学的社会建设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社会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要以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为目标;社会建设要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重点;社会建设要以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机制为手段。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指南。它的时代启迪意义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要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要确保民生的不断改善;要确保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

关 键 词:邓小平社会建设理论 时代启迪意义 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 

分 类 号:A849[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