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诊治进展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史俊艳[1] 徐英春[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细菌室,北京100730

出  处:《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年第2期124-128,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Mycology

基  金: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200802026)

摘  要:镰刀菌是一种腐生菌,与免疫力正常宿主的软组织感染、角膜炎、甲真菌病有关。由于应用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白血病以及器官移植增多,侵袭性和播散性镰刀菌感染病例近20年内逐年增多。镰刀菌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等部位引起感染,感染可局限也可播散。播散性镰刀菌病几乎仅发生于免疫受损患者。急性髓性白血病较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更易发生镰刀菌感染。镰刀菌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宿主因素、临床表现(75%的镰刀菌病会有皮肤表现)、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形态学难以区分的镰刀菌鉴定到种。镰刀菌病很难治疗,尤其是播散性镰刀菌病的病死率很高。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对镰刀菌无抗菌活性,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联合应用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尤其是单独应用抗真菌药无效的病例。

关 键 词:镰刀菌 镰刀菌病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分 类 号:R756.6[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