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仰海峰[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现代哲学》2009年第3期64-71,128,共9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后马克思主义研究"(批准号:06BeZX015)的阶级性成果
摘 要:虚无主义是尼采对西方文化的诊断。尼采认为,要摆脱虚无主义就必须进行价值重估,重申权力意志的创造性力量。虽然海德格尔与德鲁兹对尼采的评价大不相同,但在对权力意志的创造性特征的理解上,他们具有相似性。鲍德里亚认为,这种创造性的思想仍然是一种现代性的思想,它以"真实"为条件,创造就是将真实呈现出来。这种创造性的理念仍然是合乎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在"超真实"时代,虚无主义遵循的是一种消失的逻辑。只有这种逻辑,才能摆脱现代意识形态的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索现代文化的替代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