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文军[1] 张迪[1] 马丽娟[1] 柴友荣[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
出 处:《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年第5期509-519,共11页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 金:国家"863"计划(2006AA10Z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237)
摘 要:原花青素(PA)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与农作物的多种品质性状密切相关。虽长期受到关注,但其生物合成途径和主要功能基因的解析则是近年来随着拟南芥等植物突变体研究的深入才取得突破的。PA经公共苯丙烷-核心类黄酮-原花青素复合途径而合成,先后涉及12个关键酶(PAL、C4H、4CL、CHS、CHI、F3H、F3’H、DFR、LDOX/ANS、LAR、ANR、LAC)的催化反应和3种转运蛋白(GST、MATE、ATPase)的胞内转运,并有6种转录因子(WIP-ZF、MYB、bHLH、WD40、WRKY、MADS)参与调控PA的合成与积累。这些基因在拷贝数、表达特征、蛋白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突变体表型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PA的代谢工程在牧草品质改良、农产品脱涩、油菜黄籽材料创新、葡萄和葡萄酒品质改良、茶多酚分子育种、作物抗病虫性提高、新型作物拓展等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仅在少数方向有所启动,更待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