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振宇[1,2] 刘晓辉[2] 郭龙彪[1] 刘坚[1] 董国军[1] 胡江[1] 韩斌[2] 钱前[1]
机构地区:[1]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 [2]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200233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9期1238-1243,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400255,3062300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AA10A102,2006AA10Z1B5)资助项目
摘 要:水稻株型是影响稻米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而株高和分蘖是水稻株型的两大构成因素,因此对水稻多蘖矮秆突变体的研究不仅能为植物生长发育分子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而且具有潜在的农业生产价值.我们从EMS化学诱变的籼稻IR64的后代筛选得到一稳定遗传的多蘖矮秆且叶色加深突变体,暂命名为tddl(t),它与已发现的多蘖矮秆突变体非等位.该突变体属于dn型矮秆,其矮秆性状与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和萘乙酸无关,因此推断其控制基因可能参与其他激素途径.组织细胞学分析表明,维管束薄壁细胞的减小导致了茎秆变细.遗传分析显示,该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精细定位将TDDL(T)基因锁定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长臂85.51kb的物理距离内,在该区域共预测到20个候选基因.对该基因的进一步克隆将有助于水稻多蘖矮秆分子机制的阐明和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