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恐怖平衡”到“再平衡”的中国机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巴曙松[1] 李胜利[2] 

机构地区:[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2]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出  处:《中国经济报告》2009年第3期77-84,共8页CHINA POLICY REVIEW

摘  要:2004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提出了“金融恐怖平衡”的概念,用来描述美国与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体的相互依赖关系。一方面,美国巨额的资本输出和双赤字成就了美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地位,维持了美国长期的高消费、低储蓄和低利率,并吸纳了大量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商品;另一方面,庞大的商品出口使这些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增大,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这些外汇储备又被迫流回美国回购美元资产,弥补了美国财政与经常项目赤字,支持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这种格局下,美国和中国等新兴国家相互需要、相互牵连和相互制约,称为“金融恐怖平衡”。

关 键 词:中国 平衡 金融 国家外汇储备 美国经济 新兴国家 国际货币体系 经常项目赤字 

分 类 号:F832.1[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