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岩石中矿物显微出溶结构研究进展、面临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良[1] 杨家喜[2] 章军锋[3] 陈丹玲[1] 王超[1] 杨文强[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10期1387-1400,共14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9CB825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72111,40372088,40472043,40502021)资助项目

摘  要:造山带岩石中一些矿物显微出溶结构的深入研究,不仅成为识别其赋存岩石是否经历超高压变质的标志之一,而且在了解超高压岩石俯冲深度及其动力学演化过程等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区分认定某些矿物的显微结构是"出溶结构"还是"非出溶结构",并准确解析这些显微结构的地质内涵是目前超高压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之一.从矿物出溶作用的基本概念出发,依据前人关于超高压与超深地幔岩石中一些矿物出溶结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强调应从出溶矿物精细的几何学特征以及出溶前后矿物之间化学成分是否一致两个方面的研究,综合分析判别一些矿物的显微结构是"出溶结构"还是"非出溶结构";进一步强调提出解析矿物出溶结构能否作为超高压变质的标志及其指示的温压环境等地质内涵的关键,是要加强对出溶母体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晶体化学行为及其分解与变化规律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提出:把高温高压实验与天然岩石样品中的显微结构观察以及多种矿物微区分析测试手段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对造山带岩石中发现的各种矿物的显微出溶结构的研究,不仅对深化超高压变质作用以及大陆深俯冲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和关键性的约束条件,而且有望对陆壳深俯冲以及引发的壳幔交换作用等固体地球科学重要问题提供新认识.

关 键 词:超高压变质作用 出溶作用 出溶结构 出溶结构的识别标志 高温高压实验 

分 类 号:P588.3[天文地球—岩石学] P578.24[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