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晓燕[1] 毕献武[1] 尚林波[1] 胡瑞忠[1] 蔡国盛 陈佑纬[1,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2]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阳550002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11期1552-1561,共10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411404,2007CB4114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3020,4050300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资助
摘 要:为深入了解与含氟花岗岩有关锡矿床的成矿机制,在温度为850℃,压力为100MPa,氧逸度接近NNO的条件下开展了氟氯共存体系锡在花岗质熔体相和共存流体相间分配行为的实验研究.实验通过改变液相中HCl浓度和熔体的铝饱和指数ASI及F含量来观察锡的分配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在氟氯共存的花岗质岩浆体系中:(1)熔体ASI值越高相应锡在流/熔体相间的分配系数DSn越大,过铝质熔体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2)流体相中HCl浓度越大越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中;(3)实验固相产物熔体相中氯含量随体系氟氯含量的增大而升高,且熔体相中氟氯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4)含F高的熔体(F含量约大于1wt%)有利于锡在熔体相中富集从而可为锡矿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当熔体相中氟含量从约1wt%左右逐渐减小后锡的分配系数明显增大,流体相中HCl浓度越高DSn增涨幅度越大越明显,即氟含量减小后有利于锡分配进入富氯液相中,从而有助于热液型锡矿床的形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3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