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资源与制度选择:第一届人大组建的现实逻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家刚[1] 

机构地区:[1]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510053

出  处:《理论观察》2009年第3期63-66,共4页Theoretic Observation

摘  要: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国内外形势的需要,采取了让第一届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过渡办法。到了1952年,一届政协即将到期。这时候一个重要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是召开二届政协?还是召开一届人大?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意味着不同的制度选择:是正式确立人大制度?还是让政协制度继续发挥代替性作用?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最终选择了召开一届人大,正式构建人大制度。那么,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斯大林的制度建议是一个催化剂;其次,革命者的制度理想提供了根本性条件;最后,现实形势的变迁则提供了现实性条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届人大组建的现实逻辑。

关 键 词:一届人大 制度资源 制度选择 制度理想 现实逻辑 

分 类 号:D6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