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循环内皮细胞核DNA的改变特点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桑圣刚[1] 荣红[2] 

机构地区:[1]海南医学院,海口571101 [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09年第25期58-59,共2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海南省自然基金项目(808234)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循环内皮细胞(CEC)核DNA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65例AMI急性期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CEC核DNA的损伤情况;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进一步检测其损伤原因。结果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MI组(92.92±6.95)%的CEC核DNA电泳呈明显的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41.12±3.77)%;对照组(10.49±4.45)%的CEC核DNA表现为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7.33±2.53)%。两组彗星率、彗尾DNA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MI组CEC呈典型的不规则泳带,损伤以坏死为主要表现;对照组CEC呈均匀的单一泳带。结论AMI急性期患者CEC核DNA有明显损伤,且以坏死为最终表现。

关 键 词:心肌梗死 循环内皮细胞 单细胞凝胶电泳 核DNA损伤 琼脂糖凝胶电泳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