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历史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储丽琴[1] 

机构地区:[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1620

出  处:《学术交流》2009年第7期153-157,共5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gjd-07009)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高等教育尚不发达、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甚少的情况下,曾出现过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这一时期大学生失业呈现出总量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等特征。为避免社会秩序的失范,南京国民政府从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动员社会力量三方面入手,试图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谋求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但在天灾人祸频发、世界经济恐慌的冲击下,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能力非常有限,最终这些解决失业的对策所取得的社会成效比较微弱。不过,这一时期救济大学生失业的对策亦不乏可取之处,对我们今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关 键 词:20世纪30年代 大学生失业 高等教育 

分 类 号:F241.4[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