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怡[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研究基地,四川成都610064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批准号08BZW05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传统研究"(编号:200512)
摘 要: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90年来,"五四"被各式各样的社会力量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含义,人们对"五四"的记忆也从最初的激情洋溢变为引领人们社会行动的主导意识。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五四",必然涉及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和现代知识分子等话题。即使是今天,探讨这样的话题仍然有它自身的意义。为此,本刊约请了几位专家各抒己见,以此作为对"五四"的纪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3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