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时代旋律 描摹潇湘热土——论《脚手架》兼及刘翼平的文学情结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金砖[1] 夏昕[2]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 [2]<新湘评论>编辑部

出  处:《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4期82-84,共3页Criticism and Creation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潇湘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05A068)

摘  要:一、深度思考:对农民创业的心灵观照 刘翼平的报告文学集《脚手架》虽然篇幅不是很长,只有16万字左右,但它以务工农民为载体,用24个简短的故事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潇湘大地上农村的巨大变化与农民的精神状况,作了恰切的描绘和勾勒。生动地再现了务工农民躬耕时困惑,务工时的辛酸,创业时艰难,成功后的喜悦。因此,读《脚手架》里的故事,犹如在回忆一部历史,检点一种文化,内心深处感到莫大的震荡与冲击。让我们从那断续的记忆中深切地感晤到在20世纪里的中国:“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太脆弱”。

关 键 词:报告文学集 脚手架 农民创业 旋律 情结 描摹 务工农民 精神状况 

分 类 号:I207.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