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樟子松生理干旱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玉娟[1] 

机构地区:[1]巴里坤县林管站

出  处:《农村科技》2009年第6期101-101,共1页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摘  要:近年来,我县引进樟子松用于造林,但苗木成活和生长情况普遍不良。 一、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1.用樟子松造林后幼树黄叶干枯死亡,通过对其生物生理学特性的词查和研究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樟子松树苗存在4个方面弱点:叶与茎生物量的比值高;叶纤嫩,木质化不够;针叶角质层不发达,气孔调节功能欠佳;苗木对全光适应性差。

关 键 词:造林技术 樟子松 生理干旱 预防 生理学特性 生长情况 叶角质层 调节功能 

分 类 号:S791.253[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