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检测指标相关性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施卫兵[1] 杨素霞[1]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安徽合肥230031

出  处:《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28-30,共3页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摘  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将1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O)水平,AST/ALT、白蛋白/球蛋白(albumin/globulin,A/G)比值,并进行Child-Pugh评分分级,分析不同证型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128例患者被辨证分为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血瘀型、脾虚湿盛型、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①AST、ALT水平均以肝气郁结型为最低(P<0.05),以湿热内蕴型和肝肾阴虚型最高(P<0.05);AST/ALT比值以肝气郁结型及血瘀型最低(P<0.05),以肝肾阴虚型最高(P<0.05)。②ALB以肝气郁结型、湿热蕴结型最高(P<0.05),GLO在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最低(P<0.05),而A/G在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最高(P<0.05)。③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以Child-Pugh A级为主,各占85.70%、83.33%,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瘀型、脾虚湿盛型以Child-Pugh B级为主,各占80.00%、83.33%;与其他证型有显著差异(P<0.05),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以Child-Pugh C级为主,各占75%、66.67%,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代偿期的肝郁脾虚型向失代偿期的肝肾阴虚型发展变化,肝细胞损害程度、蛋白合成障碍及肝贮备功能受损均呈进一步加重趋势。

关 键 词: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中医证型 肝功能 CHILD分级 相关性 

分 类 号:R512.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