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在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宁儒[1] 曹蓓[2] 刘春晓[1]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广州市510280 [2]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处,广州市510515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第15期2590-2592,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阴茎持续(至少6个月)不能达到和维持足以进行满意性交的勃起。目前,我国尚缺乏有关ED发病率大样本较详实的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国内现有的报道资料.ED发病率约占成人的10%。虽然目前Ⅴ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泰地那非等)是临床上治疗的一线药物,特别是西地那非(Sildenafil,商品名Viagra即万艾可)的问世。但它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例如,在年龄18~49岁的男性中,西地那非的有效率是53%。西地那非治疗的失败通常发生于糖尿病ED、前列腺手术等难治性ED患者。干细胞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一项尖端技术,已在各个学科广泛应用,但其在难治性ED中的研究应用尚少.现对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关 键 词:勃起功能障碍 干细胞技术 难治性 ED患者 西地那非 流行病学资料 VIAGRA 磷酸二酯酶 

分 类 号:R698[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