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红粘土侵蚀区生物多样性恢复重建研究 (Ⅱ)恢复重建关键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Study on Restoration of Biodiversity in Eroded Quaternary Red Clay Region (Ⅱ) Key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艳生[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出  处:《水土保持研究》1998年第2期82-86,118,共6页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基  金: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资助

摘  要:在水土流失区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环,植物稀疏、物种单调、生物种群稀少、群落组合单一。由于水土流失区水土资源条件很差,土壤中有效水分的贮量很低,难以确保一般植物正常越夏的水分要求;土壤养分很低,难以确保一般植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因此,要实现生物多样性恢复重建目标,必须从研究水土流失区土壤的持水状况开始,研究侵蚀土壤的退化过程和机理;研究植物对水土流失区恶劣环境的适应和筛选适应恶劣环境的植物品种,从而提出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失区的开发思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提供依据。在水土流失区水土资源恢复重建是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条件和归宿。生物多样性总是同水土保持、水土资源的恢复重建密不可分,而植物群落多元化,则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条件。

关 键 词:生物多样性 关键技术 可持续发展 红粘土 侵蚀区 

分 类 号:S157.1[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