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丹慧[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8期21-34,共14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SS005);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06)
摘 要:1964年10月赫鲁晓夫的下台,似乎给中苏两党关系的和解带来了新的机遇。毛泽东决定派周恩来率团访苏,在维护国际共运团结问题上抢占主动,但为周恩来确定的谈判方针却是要"推"苏共否定二十大,另起炉灶,向中共的方针靠拢。苏共新领导人则希望利用这一轮会谈,在不放弃自己原则立场的前提下,先务实地求同存异。两党会谈之前的马利诺夫斯基事件授中共以柄,毛泽东指示周恩来借此在会谈中加大"推"的压力,苏共则以拒绝自己否定自己作为回应,谈判破裂。其实,作出原则性让步的基础不复存在,谈判的基本立场也无调和的余地,两党真正和解的机遇实际已没有了,所以也就无所谓失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