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与古元古代板块构造体系  被引量:12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日祥[1] 郑天愉[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14期1950-1961,共12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批准号:90814000)资助项目

摘  要:在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性质发生变化的物理、化学过程和时空范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寻其动力学作用,需要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及其周围的地幔状态和构造有整体的认识.从地震学研究构建的华北克拉通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出发,分析研究了岩石圈厚度、壳-幔边界性质、上地幔结构和变形的构造特征和变化规律;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提出了华北克拉通上地幔流动模型.我们认为:主要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使东亚大陆下方地幔流动呈现快速和不稳定的特点.这一独特的区域地幔流动体系促进了华北克拉通上地幔中熔流体含量的增加和岩石圈软化,导致了华北克拉通不同地区分别以拆沉和热侵蚀为主的不同方式被破坏.同时,根据华北克拉通地壳记录的东-西块体碰撞拼合、古洋壳消减以及古陆壳残留的证据,揭示了地球在古元古代已经进入与现今相似的板块构造体系.

关 键 词:华北克拉通破坏 地震成像 地幔流动 古元古代 板块构造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