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宏福[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14期2008-2026,共1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534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批准号:9071400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103)资助
摘 要:对近年来华北克拉通不同时代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和捕虏晶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旨在为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Re-Os同位素研究结果证明华北岩石圈减薄前岩石圈地幔的确形成于太古代.这种密度低、难熔程度高的古老岩石圈地幔能够被破坏和减薄的关键是由橄榄岩与多来源熔体的相互作用造成岩石圈地幔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华北克拉通周边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不仅提供了克拉通破坏的动力来源,而且俯冲下去的大陆壳或大洋壳物质熔融还为岩石圈地幔组成的改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熔体.120Ma左右的区域性热异常的存在导致已经被改造的岩石圈地幔熔融,此时或随后岩石圈的伸展作用以及软流圈上涌进一步加剧了地幔的熔融和岩石圈的减薄.因此,华北岩石圈的破坏和减薄是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加挥发分)、区域热异常的升高(增温)和岩石圈伸展(减压)联合作用的结果.这一复杂的地质过程最终形成了华北中生代、新生代高度化学不均一的"混合"岩石圈地幔,并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组成的巨大差异.
关 键 词:华北克拉通 岩石圈地幔 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 熔体来源 克拉通破坏
分 类 号:P542.5[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