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柳
机构地区:[1]重庆市武隆县桐梓中学校
出 处:《科学咨询》2009年第20期29-30,共2页
摘 要: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从隋唐创立到1905年9月2日的一纸清帝谕令废止,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对隋唐及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间有未中举的范进、孔乙己等腐儒形象,有连秀才都没考上的的蒲松龄、曹雪芹等巨人,同时也有状元王维、柳公权、贺知章、张九龄、文天祥等名彪青史的人物;当代中国,作为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一部分,也同样打上了科举制度的印迹。然而,以往基于“反封建”的意识形态冲动,对科举本身毁多于誉。那么,在改革开放、提倡创新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历史看待兴科举和废科举”,以“还历史一个真实”呢?本文试就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师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