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中段骑田岭花岗岩基的锆石U-Pb年代学格架  被引量:5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金初[1] 王汝成[1] 张佩华[1] 谢才富[1] 张文兰[1] 赵葵东[1] 谢磊[1] 杨策[1] 车旭东[1] 于阿朋[1] 王禄彬[1] 

机构地区:[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9年第8期1112-1127,共16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30423;40373014);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32100)资助

摘  要:骑田岭花岗岩体位于南岭中段,湖南省南部,总出露面积约520km2.根据本文已获得的25个及其他作者已发表的7个有效和相互协调的单颗粒锆石U-Pb定年数据,结合地质学、岩石学和空间分布等特征,认为骑田岭岩体是一个燕山早期多阶段形成的复式岩基,主要可分成3个侵入阶段:第一阶段,侵位于163~160Ma,峰值在161Ma左右,主要为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有时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45%,分布在岩体东部、北部和西部的靠边缘部位,可进一步分解为菜岭、江口、竹枧水、蒋家洞和安源等岩体;第二阶段,侵位于157~153Ma,峰值在157~156Ma,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有时含不同数量角闪石,出露面积约占40%,主要分布在岩体的中部和南部,可进一步分解为芙蓉、将军寨、廖家洞和将军石等岩体;第三阶段,侵位于150~146Ma,峰值在149Ma左右,主要为细粒(有时含斑)黑云母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12%,分布在岩体的中南部位,可进一步分解为荒塘岭、大山里和仙鹤抱蛋等岩体.其中前两个阶段花岗岩构成岩基的主侵入相,第三阶段花岗岩为补充侵入相.另有一些侵入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岩体中的细粒花岗岩岩瘤(如回头湾、龙渡岭、屋场坪)和岩脉,出露面积约占3%,在岩基范围内零散分布,其侵位年龄主要在第二阶段花岗岩的范围内,他们是侵入到早些时间已固结岩石裂隙空间的晚阶段侵入相.根据不同阶段花岗岩结晶年龄的时间差和他们之间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和冷凝-烘烤现象,可以认为,从骑田岭花岗岩基侵位、冷却、结晶、固结到产生裂隙的时间,不会超过2-6Ma.中晚侏罗世在骑田岭及其周边的南岭地区,广泛发育同时代的花岗质和中基性岩浆活动,反映了燕山早期是本区岩浆活动的高峰期,此时本区处于大陆内部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壳幔相互作用对本区花岗岩�

关 键 词:南岭 骑田岭 花岗岩复式岩基 单颗粒锆石U-Pb定年 期次划分 岩体分解 

分 类 号:P597.3[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