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勇[1]
出 处:《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3-96,共4页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摘 要:出于对"亡国灭种"的担忧,中国近代知识精英反思传统和提倡维新渐成大势,传统中国的"天下与中国"、"国家与朝廷"这两对关系也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知识精英以"民族国家"观念中的"主权"、"土地"、"人民"来比照大一统中国的内外关系,使"中国"认同危机逐步显现出来。在民族国家已形成话语霸权的背景下,探寻到既能契合民族国家话语又能消除大一统中国认同危机的国家建构途径,是近代知识精英面临的难题。中国认同危机一直到"大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中华民族"、"五族共和"等词语的出现和使用,才逐渐得到缓和并最终消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