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科,长沙410013
出 处:《广东医学》2009年第9期1382-1385,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JJ40002)
摘 要:目的探讨梅花针针刺治疗对烧伤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外科双侧肢体有对称性瘢痕增生的大面积深度烧伤康复期患者20例,进行同体对照研究,一侧肢体行梅花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对侧肢体常规抗瘢痕治疗(对照组)。初步评价梅花针针刺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各取瘢痕组织标本,检测各组瘢痕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同时检测CD34的表达来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观察组瘢痕增生表现均较对照组轻,尤以瘙痒、疼痛症状改善最为明显,量化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在观察组、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观察3个月组表皮及真皮信号表达强度均较低(P<0.05),观察6个月组真皮表达信号强度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微血管计数发现,观察组血管计数均少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梅花针针刺治疗对烧伤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作用优于常规抗瘢痕治疗。梅花针针刺治疗后增生性瘢痕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微血管数目均降低,可能是其抑制瘢痕增生的主要作用机制。
关 键 词:增生性瘢痕 梅花针 微血管计数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分 类 号:R269.196[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46.6[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