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占彬[1,2] 李春霞[2] 李友军[2] 袁孟丽[2]
机构地区:[1]温县农业科学院研究所,河南温州454881 [2]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 处:《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6期42-43,53,共3页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本试验于2006年5~10月在洛阳农科院试验田进行,以豫玉27为供试品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设免耕不覆盖、免耕覆盖、深松+高留茬、常规套种(CK)4种处理。比较研究了4种处理的夏玉米田中的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随耕层的加深和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在非根际土壤和根际土壤中的差异,最后得出不同耕作方式间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非根际土壤和根际土壤中各种土壤酶活性在夏玉米生育时期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土壤酶活性迅速提高,在玉米生育旺盛时期(约灌浆期),土壤酶活性达到高峰,以后酶活性开始逐步下降;随着耕层的加深,3种土壤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0~20cm的土壤酶活性较高,20cm以下活性较小,表明土壤酶的主要活动区域是0~20cm的土层;根际土中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非根际土中土壤酶活性;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内,3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深松+高留茬>免耕覆盖>套种>免耕不覆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