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基伟[1] 胡成华[1] 吴健[1] 李旭[1] 张国梁[1]
机构地区:[1]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吉林公主岭136100
出 处:《吉林畜牧兽医》2009年第9期32-33,共2页Jil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饲料资源极为丰富,肉牛和奶牛养殖有良好的基础,而且牛的品种资源丰富。近些年来,黄牛改良步伐逐年加快,牛群的质量越来越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母牛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降低等问题,究其原因,除饲养管理因素外,输精人员对母牛发情诊断及适时输精等环节上也存在问题。因此,提高改良牛的繁殖率,加快良种牛改良进程必须将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只有掌握好母牛发情规律及其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提高母牛繁殖率。经对吉林省中部地区进行的母牛发情规律的调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关 键 词:母牛发情 受胎率 吉林地区 饲养管理因素 黄牛改良 适时输精 发情规律 繁殖率
分 类 号:S858.2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23.34[农业科学—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