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明欣[1] 郑国玲[3] 朱士文[4] 李义召[4] 岳寿伟[2] 李丽[5]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济南250012 [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康复医学科,济南250012 [3]山东大学西校区医院康复医学科 [4]济南长城医院康复中心 [5]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 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年第9期625-62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摘 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D、E5组,每组患者16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电针刺激及综合治疗.疗程结束后,通过对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等的监测来评价疗效。结果5组患者经2个月的治疗后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生活质量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也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电针刺激及综合治疗均可以显著改善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1.186